林間隙光
古典及多元化音樂

林間隙光

兩部首演見證生命的寧靜與喜悅 

受日語「木漏れ日」的詩意啟發,以音樂重喚生命的寧靜喜悅。除了委約香港青年作曲家黃子峻創作矚目新作,作為全球首演,更首次在香港帶來英國年輕作曲家帕克的《足跡》,誦唱四季遞嬗。同時帶來三組溫暖的法語香頌,分別由德國作曲家亨德密特、法國作曲家米堯和美國作曲家羅力信創作,靈感來自奧地利詩歌先驅里爾克的詩作,紀念詩人150歲誕辰。盼藉純淨透徹的樂曲,如枝縫間灑落的陽光,照亮每道幽微與快樂。 


主辦:NOĒMA 

合唱團:NOĒMA 

指揮:劉卓熙


曲目

薩替《向晚月昇》   

皮薩替《阿芙羅黛蒂之園》   

德布西《三首奧爾良公爵香頌》   

米堯《瓦萊四行詩》   

亨德密特《六首香頌》   

羅力信《遐方香頌》   

帕克《足跡》(香港首演)   

黃子峻 委約新作(世界首演)  


NOĒMA

NOĒMA 為香港新銳室樂合唱團,由藝術總監劉卓熙於2022年創辦,薈萃本地合唱精英,致力為合唱發展帶來新可能。NOĒMA曾獲香港大學繆思樂季及大館等知名主辦機構邀請演出。2024年首次亮相香港藝術節,在多媒體合唱音樂會《憩園》中擔綱,演出全數售罄,好評如潮,更獲提名入圍 2024 Classical: NEXT 創新大獎。NOĒMA 以其創新並引人深思的音樂會曲目設計著稱,透過音樂、詩詞、靈性之間的深刻對話,探討合唱藝術與當下社會的聯繫,並通過探索歌曲的表達和修辭方式,找出最動人的演繹手法。NOĒMA 經常與不同範疇藝術家合作,包括Cong 四重奏、作曲家黃子峻,以及舞台設計師羅煒瑜。在2024/25樂季,合唱團將與東九文化中心駐場藝術家林俊浩合作,演出由他創作及執導的跨媒體劇場作品。此外,NOĒMA 獲首屆「香港大學林樂培作曲獎」邀請,將聯同香港大學室內合唱團演出得獎作品,並舉辦大師班及工作坊,致力推廣本地合唱音樂。 

在古典希臘修辭學中,noēma (νόημα) 一字意指「心之所想,言外之意」。在文藝復興時期,音樂學者以此字形容齊聲合唱為聽者帶來「甜美又撩動心靈,格外療癒」的感覺。此雙重解釋正好反映NOĒMA 在音樂中情理兼具的藝術追求。


劉卓熙

創辦人及藝術總監 

劉卓熙為香港知名合唱音樂家,活躍於指揮、演出、教學等多個領域,熱衷推動本地合唱發展。由他創立並擔任藝術總監的室樂合唱團NOĒMA 矢志製作本地專業合唱表演,正穩步發展,備受矚目。劉氏擅長節目策劃,透過編排深刻的敘事與營造氛圍,帶領聽眾穿梭於傳統曲目與現代作品,當中更不乏香港首演的國外作品和本地作曲家的委約創作。 

劉氏同時擔任本地室樂合唱團Die Konzertisten 之駐團指揮,專研以鑑古手法演出早期音樂,多次與國際知名指揮家合作,包括萊頓、高恩、畢特等。劉氏頻繁獲邀擔任客席指揮及評委,並任教大師班和工作坊,合作機構包括香港藝術節、新加坡之聲合唱節、香港校際合唱節等。他熱心培育後進,曾指導香港、台灣和澳門的多所大學合唱團,以及其他青少年和學校合唱團,並推出指揮課程,每年吸引逾百名音樂教師和年輕指揮報讀。 

2023年,劉氏於意大利簡杜輝國際合唱指揮比賽中獲得冠軍和兩項特別獎。作為男高音,他近來首次演唱巴赫《聖約翰受難曲》的傳道人。 

循道衛理聯合教會國際禮拜堂
12.04.2025(六)
8 pm
$320 / $220 / $500 (VIP)
art-mate